随着第五届榆林市企业家科技沙龙“智联产业・数创未来——人工智能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科普活动落幕,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中主办、协办和支持的3场活动5个报告圆满收官。
在2025年10月11日在学会数字双碳专委会协办的榆林市企业家科技沙龙活动中,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长曹治为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苗启广教授和学会数字双碳专委会副主任韩静研究员等颁发了科技智库专家聘书。苗启广常务副秘书长代表学会与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发挥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在地方科技资源整合、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在学术交流、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专业特长,推动榆林市计算机领域科技普及、人才培育与产业协同发展。苗启广教授与韩静研究员分别围绕“AI赋能教育,数据驱动未来”和“浅谈制造业落地AI的先决条件”等主题作了精彩报告。
在2025年9月全国科普月期间,陕西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体验项目”被纳入陕西省科协组织的“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系列科普活动,并在2025年9月5日西北大学“西安主场活动——‘科普向未来’嘉年华”中现场互动展示。
在主题科普活动“前沿科普版块”,学会联合宝鸡市科协于2025年9月12日主办了在千阳县举行的“未来已来・人工智能””系列科普活动,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出席活动并宣布启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锐参加启动仪式,学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梦茹博士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周杰高级教师为千阳县高中和初中学生分别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和“计算思维与程序控制原理” 科普进校园主题报告。
2025年9月26日学会支持铜川市科协在铜川市王益区举办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大讲堂暨人工智能应用科普报告会”,报告会特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宇楠主讲。从生活中的AI与视觉、什么是计算机视觉以及计算机视觉的任务、应用、挑战、未来等方面对人工智能在视觉感知与智能交互中的典型应用场景作了详细的解读,用专业的视角、独到的见解,为全区广大干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本次全国科普月期间,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围绕“人工智能”这一主题,通过科技沙龙、校园科普、互动体验、干部讲堂等多种形式,不仅在西安市开展科普活动,而且通过走进榆林、宝鸡、铜川等地市,推动科技资源下沉,服务地方发展,促进学术、教育、产业与公众之间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正如榆林市科协对学会活动的评价:“感谢省计算机学会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两位专家来榆出席本次企业家科技沙龙!您在沙龙中分享的前沿观点,不仅为榆林企业破解科技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您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深度洞察与支持。短暂的交流虽已落幕,但您带来的专业智慧将持续为榆林产业升级注入动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与您携手,共探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新路径,也热忱欢迎您再次走进榆林,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
学会将持续在推动人工智能普及与应用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支撑。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贡献力量。